首頁 > 健康保健 > 健康用藥

清熱解毒排膿魚腥草

2012-10-12 10:20 來源:中國中醫(yī)藥報 點擊:

核心提示:  魚腥草多在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收,洗凈后陰干用或鮮用。其性微寒,味苦,入肺、膀胱、大腸經(jīng)。據(jù)測定,含有新魚腥草素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及鈣、磷、鉀、鎂、鐵、鋅等多種微量元素,具有清熱解毒、排膿消癰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用于治療肺癰吐膿、痰熱喘咳、瘧疾、熱痢、癰腫瘡毒、水腫、淋病、痔瘡、脫肛、濕疹、疥癬等癥。

 魚腥草又名蕺菜、臭菜、側(cè)耳根,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,產(chǎn)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。魚腥草之名最早見于《名醫(yī)別錄》。宋代藥物學家蘇頌說:“生濕地,山谷陰處亦能蔓生,葉如蕎麥而肥,莖紫赤色,江左人好生食,關(guān)中謂之菹菜,葉有腥氣,故俗稱魚腥草。”宋代蘇恭在《蘇沈良方》中亦稱:“蕺菜生濕地山谷陰處,亦能蔓生。葉似蕎麥而肥,莖紫赤色。山南、江左人好生食之。關(guān)中謂之菹菜。” 

  魚腥草多在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收,洗凈后陰干用或鮮用。其性微寒,味苦,入肺、膀胱、大腸經(jīng)。據(jù)測定,含有新魚腥草素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及鈣、磷、鉀、鎂、鐵、鋅等多種微量元素,具有清熱解毒、排膿消癰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用于治療肺癰吐膿、痰熱喘咳、瘧疾、熱痢、癰腫瘡毒、水腫、淋病、痔瘡、脫肛、濕疹、疥癬等癥?!夺t(yī)林纂要》載:魚腥草“行水,攻堅,去瘴,解暑。療蛇蟲毒,治腳氣,潰癰疽,去瘀血。”《分類草藥性》亦載:“治五淋,消水腫,去食積,補虛弱,消膨脹。”現(xiàn)代藥理證實,魚腥草可以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,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;從魚腥草中提取的一種黃色油狀物,對溶血性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流感桿菌、卡他球菌、肺炎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痢疾桿菌、傷寒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;魚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;能使毛細血管擴張,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,起到利尿的作用。研究還表明,魚腥草所含的新魚腥草素對艾氏腹水癌有較好的抑制效果,起到抗腫瘤作用;具有抗炎、抗輻射作用,并有鎮(zhèn)痛、鎮(zhèn)咳、鎮(zhèn)靜、抗驚、止血、抑制漿液分泌、促進組織再生和傷口愈合等作用。 

  魚腥草用于治療肺癰咳吐膿血,常與桔梗、蘆根、冬瓜仁等同用,以加強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作用;用于治療肺熱咳嗽,痰黃而稠等,常配以黃芩、貝母、桑白皮等清肺化痰止咳藥;用于治療熱毒瘡瘍,常與紫花地丁、金銀花、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;治熱林小便澀痛,常與木通、滑石、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配伍。 

  魚腥草入藥多煎湯內(nèi)服,但不宜久煎,常用量為15~25克;或鮮品搗汁,用量加倍,亦可外用,取適量魚腥草搗爛敷患處或煎湯熏洗。 

  常用驗方:

  治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:魚腥草20克,蒲公英、金銀花、連翹各10克,膽南星、陳皮各6克,沙參、瓜蔞、赤芍、丹參、桃仁、竹茹、麥冬、茯苓各9克,每日1劑,水煎分3次服用。

  治急性腸炎:魚腥草、蘆根各50克,姜厚樸、地錦草各20克,水煎分2次服,每日1劑。

  治慢阻肺:魚腥草20克,川芎、紅花各6克,當歸、黃芩、桃仁各9克,生地、赤芍、丹參、桑皮、百部各12克,大黃5克,水煎內(nèi)服。重度者,每日2劑,每劑煎2次,每6小時服藥1次,病情緩解后,改為每日1劑,每日服2次,4周為1個療程。

  治肺炎:取魚腥草30克,桔梗15克,煎至200毫升。每次30毫升,日服3~4次,痰黏稠量多時,同時用5%魚腥草煎劑噴霧吸入。

  治肺膿瘍:魚腥草30克,桔梗16克,加水300毫升,煮沸10分鐘過濾,分3次服。

  治痢疾:魚腥草20克,山楂炭6克,水煎加蜂蜜服。

  治習慣性便秘:魚腥草5~10克,用白開水沖泡10~12分鐘后代茶飲。

  治急性黃疸性肝炎:魚腥草180克,白糖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,連服5~10劑。

  治熱淋、白濁、白帶:魚腥草30克,水煎服。

  治流行性腮腺炎:取新鮮魚腥草適量,搗爛外敷患處,以膠布包扎固定,每日2次。

  治化膿性皮膚?。喝◆~腥草、桉樹葉各750克,加水7.5升,煎至5升,待溫熱后敷于患處,每日1次,每次15分鐘,涼則易之,7次為1個療程。

  治癰疽腫毒:魚腥草曬干,研成細末,蜂蜜調(diào)敷。

  治婦女外陰瘙癢:魚腥草適量,煎湯熏洗。

  注意:

  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。

Tags:魚腥草 清熱解毒

責任編輯:醫(yī)藥零距離

圖片新聞
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(yī)藥在線組織,是醫(yī)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醫(yī)藥在線服務的領(lǐng)跑者
Copyright © 2003-2017 中國醫(yī)藥聯(lián)盟 All Rights Reserved